智能化单兵装备什么样

文章出处:米乐体育app客户端下载 人气:22 发表时间:2025-10-20 02:56:25

  最近,美国陆军授出一份价值2600万美元的合同,被称为“全世界内为士兵装备可穿戴反无人机系统的决定性推动”。今年2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览会上,有美国军火公司推出了被称为“无人机克星”的单兵可穿戴反小型无人机系统套件。随着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多样化、普遍性应用,成为战场利器的同时,也给士兵的战场生存带来致命危险。单兵反无人机系统由此应运而生,推动单兵装备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

  从概念上讲,单兵装备指单个士兵携带和使用的武器装备,近现代以来,单兵装备大致包括匕首、手枪、步枪、冲锋枪、手榴弹、掷弹筒、火箭筒、单兵反坦克导弹、肩射防空导弹、单兵综合作战系统等。总的来说,单兵装备一定要具有单个士兵在战场作战所需的基本功能,包括进击敌人、防护自己,以及与上级、友邻进行信息交换的器具与手段等。在长期的演变中,单兵装备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

  在冷兵器时期,单兵装备大致包括刀、矛、箭、戟等,防护装备主要有盾牌、铠甲等。火药发明之后,人类战争进入热兵器时代。最早的火铳出现在中国的宋代,用竹管装火药发射铁砂和碎瓷片等。这种火铳传到西方后,改用铁管装火药发射弹丸,提高了射击距离和杀伤力。火铳逐步发展成为火绳枪、燧发枪和来复枪,不仅提高了射击距离,而且弹道的稳定性、射击的命中率也显著提高。

  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冶金、机械、化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步枪、冲锋枪、机枪等不断涌现,单兵装备趋向技术越来越复杂、射击距离越来越远、命中率和杀伤力也慢慢变得强。

  在从工业革命开始到数字化、信息化革命之前,武器装备的发展在机械化性能上不断推进,单兵装备也只是在命中率、爆破力、射程等杀伤效果、机动性能,以及物理保护等方面取得进展。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出现,武器装备系统慢慢的出现质的提升,单兵装备也随之进步,数字化单兵装备开始出现。

  这个突破的标志性事件是海湾战争。在这场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信息化战争”的局部战争中,美军与伊拉克军队,二者的主要差别不在机械化程度上。导致两支军队在战场上作战能力悬殊的,是二者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上的显著差异。

  局部战争是军事革命的巨大推力。在美军构想“21世纪陆军”的过程中,以时任美陆军参谋长沙利文上将为代表的一批人提出了“数字化部队”的概念。机械化部队是主战装备实现了机械化的部队,同理,数字化部队是主战装备实现了数字化的部队。

  数字化部队建设的一项主要诉求就是“实现从散兵坑到指挥部的网络连接”,为此,单兵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就必不可少。一般认为,数字化单兵装备最重要的包含五部分:头盔分系统、单兵计算机和无线电台分系统、武器接口分系统、保护分系统和微气候温度调节分系统等。

  海湾战争中,美国士兵的M1钢盔换成了更先进的凯夫拉材料头盔。但数字化士兵的头盔,不仅是防弹头盔,还是微型显示器、敌我识别系统、受/送话器、防毒面罩及防激光护目装置等。数字化士兵不仅通过头盔分系统查看、了解周边战场情况,还可利用互联网将战场、战位及旁边的环境情况信息传到指挥部,为指挥员了解战况、分析判断提供依据。

  数字化士兵的防护系统在传统的头盔、防弹衣(铠甲)、护目镜等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核生化的防护服;落入极端天候、地理困境条件下的救生、求救等装具,如在极端低温下提供保暖,在落入深水环境下的救生衣,在落入深层冰缝、岩缝下的攀爬工具等。

  当智能技术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应用,并在战场上大展拳脚之时,单兵装备的智能化就是必然趋势。正如信息化以机械化为平台,智能化以信息化为基础,单兵装备的智能化同样融入数字化、信息化之中。在信息化以机械化为平台的同时,信息系统成为相对独立的存在。智能技术融入数字化、信息化单兵装备的同时,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也成为了相对独立的存在,成为单兵装备体现智能技术的典型代表。

  早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及其后的地面维持作战中,美军就使用了约5000具地面机器人和空中无人机。其后,机器人装备尤其是各种尺寸、不同功能的无人机迅猛发展,并在战场上获得愈来愈普遍的应用。在局部冲突的实战中,无人机在战场前沿不但可以直接射杀士兵,还能够从不同角度向隐蔽在地堡中的士兵投掷手榴弹和燃烧弹。这使得无人机成为战场厮杀中短兵相接的利器,对有生力量产生批量杀伤。因此,迫切地需要找到防护己方和反击对方的手段。

  反无人机系统是智能化单兵装备的重要部分。总的来说,智能技术能融入单兵装备的每一个部分。智能化技术融入单兵装备的作用,可拓展士兵对战场的态势感知与信息共享能力、提高士兵的精确打击与杀伤能力、增强士兵的战场防护与适应能力。

  反无人机装备从便携式到可穿戴是一个大突破。作为单兵反无人机装备,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展开、便于携带和使用是基本要求。例如,美军研制和使用的“干扰枪-3”便携式反无人机电子战系统,包括干扰机和定向天线,折叠后可置于背包之中,重10公斤,可干扰600米范围内的无线电信道和太空无线万美元的反无人机系统合同,其主要技术和功能进展是可穿戴和可扩充。美国陆军对负责研发的公司针对反无人机个人套件的要求是,包括无人机探测器和对其进行电磁干扰的干扰机的总重量仅为1.3公斤,在具有反无人机功能的同时,必须与战术互联网链接,以便扩展网络信息共享等其他作战功能。

  这种从便携式到可穿戴的携行、使用方式,代表反无人机功能的一大突破。从冷兵器时期的铠甲、热兵器时期的防弹衣,到智能化时代的可穿戴式反无人机系统,不仅证明无人机已经是士兵在战场所面对的普遍的、致命的威胁,更说明反无人机系统慢慢的变成了士兵进入战场的“入场券”。无人机攻击与无人机防御慢慢的变成了作战的基本内容,对战场上的单兵而言,反无人机系统已经像冷兵器时代的铠甲、热兵器时代的防弹衣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