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信息大通道:国家战略正在重塑云南新优势

文章出处:米乐体育app客户端下载 人气:22 发表时间:2025-09-11 04:12:25

  近来,不少朋友经常提到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问,到底有什么用啊,是不是网速能快一点?

  记得电影《蜂鸟计划》描述过一个挖地三尺、穿山越河的大工程,耗巨资挖了一条铺设光纤的隧道,最终仅仅让网络时延减少了1毫秒。然而,就是这1毫秒的速度差,却足以保证给华尔街带来200亿美元的利润。

  事实上,我们从始至终说云南和南亚东南亚是“近水楼台”,但对于国际互联网流量来说,并非如此。

  云南及中西部地区访问南亚东南亚乃至欧非等地,数据均需绕行北上广的出入口局,网络时延约60毫秒。

  昆明出入口局的设立,可实现从昆明直达目标国家或地区,有效解决数据传输的“绕路”问题。

  举个例来说,从昆明到缅甸曼德勒的国际互联网访问,需要按照昆明-广州-昆明-瑞丽-曼德勒的传输路由,传输距离约为3000公里;设立昆明出入口局后,昆明去往曼德勒的国际互联网流量路由优化为昆明-瑞丽-曼德勒,传输距离约810公里,同时还将减少传输过程中的通信设施,网络时延从约60毫秒降至约30毫秒。

  30毫秒的速度差,对个人来说,微乎其微,甚至难以感知;对数字化的经济产业链来说,是格局、能级的跃升;对云南意味着什么?

  十年来,习三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积极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加强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设。

  2023年,云南和辽宁、重庆的经济总量同时迈上三万亿大关。重庆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如何继续发力,“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将如何实现?

  答案之一是要在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领域加大投资,为产业升级和经济稳步的增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反映出冲上3万亿之后,省域发展的新维度。其中数字信息大通道,是云南“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更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云南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园区经济、口岸经济提炼升华,加速实现资源原料级运用向工业级、商业级运用转型,形成了相对于其他省份的“资源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优势。

  但纵观数十年来区域经济潮起潮落,西部省份仅凭“资源差”,并不能掌握发展先机。

  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指标的率先,还包括率先调整经济结构、率先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另一方面,就是东部具有隐形竞争优势——信息差。

  我们知道,对资源的利用方式有三种,充分的利用自有资源、创造性拼凑资源和发挥资源的杠杆效应。

  “信息差”就是发挥资源杠杆效应的重要工具,植根于各地不同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自1994年,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了9个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实现公众互联网与国际互联网连通。

  30年来,与北上广的数据传输距离远近,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西南、东北三个方向,信息化发展水平呈现逐步递减态势的现象。

  由数字信息区位不同造成的信息化差距并非可有可无。研究表明,我国各省份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与人均GDP呈现正相关关系。绝大多数人均GDP水平高的省份,信息化发展程度高于人均GDP水平低的省份。

  信息化水平不足,也导致云南在吸引外资、促进国际贸易、构建高度国际化的产业链条等方面保障要素薄弱。

  2024年7月10日,工信部批复在广西南宁、山东青岛、云南昆明、海南海口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其中,昆明出入口局重点疏通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到南亚东南亚和欧洲方向互联网流量,未来将扩展至周边省份到南亚东南亚和欧洲方向的流量备份。

  这是30年来全国首次增设,对云南而言,更是国家首次在中西部内陆地区设立出入口局,意义重大。

  记得某次论坛,一位与会嘉宾问,进入数字化的经济时代,云南基于地理位置形成的区位优势还有那么重要吗?

  传统区位优势取决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比如我们常说的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云南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窗口和门户。

  数字化的经济时代,地理位置与空间限制被打破,必须重新认识和打造数字区位优势。

  传统区位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连接外部的畅通度和便利度,如货物、商品跨区域流动等。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区位优势,主要定义在信息网络的节点之上,包括数据的流通性、信息的聚合度以及智能化使用等。

  这就对超前部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聚通用管”数据资源体系、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等每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的高要求。

  近年来,云南省通过“数字云南”建设大力推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提级增效,设立了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沿边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老铁路“大动脉”运输货物超6600万吨,商品种类逾3000种,为数字化的经济发展提供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

  设立昆明出入口局,建设数字信息大通道,正是国家战略赋予云南加快发展的信息化优势和数字区位优势。

  建成后将明显提升国际网络通信能力,更好推动基础设施相互连通、数据跨境流动和国际数字贸易发展,打通我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信息“大动脉”,促进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多次强调,着力促进信息化驱动引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他还在2025年第9届南博会开幕式致辞时说,我们真诚希望,与各方一道,加快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设,持续提升区域相互连通水平,共同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

  王予波省长指出,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关键变量……云南数字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工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不少难点瓶颈,必须大力推动数实融合、数智融合,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动力变革和效率提升。

  2025年8月28日,云南省工信厅、泰国数字化的经济促进局在泰国曼谷联合举办的2025年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大会暨工贸供需对接活动开幕。云南省副省长刘勇表示,云南愿与各方携手,共建数字信息大通道、共兴数字产业集群、共筑数字合作网络、共育数字英才苗圃,新起点高水平推进数字合作。

  国际大通道加速形成,使云南从边陲末梢变身开放前沿,成为衔接14亿人口国内市场和24亿人口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的关键链环。

  东南亚国家互联网渗透率达75%,预计到2030年,数字化的经济规模将攀升至2万亿美元;南亚国家数字化的经济起步发展,各国发展阶段不同,整体增长较快。

  云南作为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交通物流、数字信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在推动地区数字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昨天晚上我沿滇池跑了6公里,体验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我还去参观了最近获批建设的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体会到什么叫‘云南的机遇’。”360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说。

  360科技集团热情参加云南省数字化的经济发展三年行动,与云南在多领域建立并深化合作。

  “千载难逢的机遇”,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并通过2025年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大会暨工贸供需对接活动显露端倪。

  云南省副省长刘勇出席2025年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大会暨工贸供需对接活动开幕大会并致辞

  此次盛会作为第二届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会议暨首次境外会议,以“促进区域数字合作 助力数字国家建设”为主题,得到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亚太电信组织等国际机构全力支持,来自中国、泰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越南、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南亚东南亚国家政府部门以及国际组织、科研院所、高校专家、企业高管代表约600人,共同开启未来的连接和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标志着建设数字信息大通道、推进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进入新阶段。

  盛会同期举办人工智能、数字国家、数字农业、数字工业、数字交通、数字工贸、数字文旅、数字教育、数字健康、数字资产和跨境相互连通11场专题活动,重点推介了南亚东南亚国际数字港、数字出海基地及出海综合服务平台等重大项目。

  云南将借力昆明出入口局、数字信息大通道,以数字出海基地为支点,撬动南亚东南亚的广大市场。

  这是一个“境内基地+境外中心”的协同服务网络:在省内布局数字出海基地,在境外设立数字合作促进中心,形成覆盖南亚东南亚的合作服务网络,为公司可以提供注册登记、决策咨询、市场调查与研究、跨境结算等“一站式”驻地服务,畅通出海之路。

  具体说来,云南以昆明为中枢,联动一批国内数字领域头部企业资源,探索打造数字出海总部基地,搭建数字出海综合服务平台。

  红河、保山、玉溪、大理、德宏等州市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谋划建设数字贸易出海基地,例如,红河聚焦智能终端出海、保山聚焦小粒咖啡出海、玉溪聚焦工业大宗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昆明、曲靖等州市谋划建设数字农业、数字能源、数字内容、数字健康等领域出海基地,构建起“信息大通道—产业集聚—国际合作”的全链条发展格局,为中资企业“出海”与境外企业“入滇”搭建起双向赋能的数字生态平台。

  数字区位优势并不仅仅在于提供多种应用场景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和优质的互联网体验,它是抓手、赋能和叠加,将有效支撑国际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业态在云南快速发展。

  云南成立了刘勇副省长任组长,省直有关部门组成的有关工作专班,部署推动调度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建设;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的意见》,明确实施信息大通道建设行动、数字合作应用扩大行动、数字合作能力提升行动等六大行动;与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 大力开辟国际发展新空间的意见》,谋划建立协调机制。

  有力的破局点。昆明出入口局重点面向南亚东南亚和欧洲、非洲、大洋洲跨境通信,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通信中有区位和距离优势,在面向欧洲、非洲跨境通信中有明显时延优势。

  据运营商测算,数据经昆明出入口局出境,重庆、四川、贵州等西部省份至南亚东南亚的网络时延最高降幅超50%,这将进一步激活电信业务开放、跨境数据流动、国际数字贸易等数字业态,优化数字合作营商环境。

  目前,昆明出入口局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一期项目已完成800G国际链路资源准备,国际专线G链路资源,为下一步国际链路联通打下坚实基础;二期项目主要聚焦于增强昆明出入口局核心汇聚功能,满足中长期业务扩容发展需求,预计在2027年底前建成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

  基础设施稳。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根域名镜像服务器投入使用,昆明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预计于2025年年底投用,将具备880G互联网国际数据传送业务及330G国际数据通信业务能力;建成中缅、中老跨境陆缆通道,时延相比海缆大幅优化,预计可提升网络性能58%;通信传输可绕开马六甲海峡,直连欧洲、非洲及中东地区,有很大成效避免因地理政治学带来的网络风险。

  制定实施《关于推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算力网络的指导意见》,全省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约7.2万,算力规模达到3400P;国家航天局授牌建设南亚东南亚空间信息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与泰国、老挝开展空间信息项目合作;打造以昆明为核心的省内超低时延通信圈,大理、红河入选工业与信息化部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数字信息大通道品牌效应初显。

  产业聚集快。在省内组织创建数字出海基地,制定实施《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出海基地指导意见(试行)》,鼓励创建数字贸易、数字能源、数字内容、数字健康、数字农业、数字交通出海基地,启动建设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促进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组织赴北京、上海、苏州、广州等10省区(市)20个城市,引进我国数字技术领域出海企业,入驻出海基地,拓展南亚东南亚市场;加强与湄公河五国、马来西亚、孟加拉等国协商,在国外谋划建设海外促进中心,计划在泰国设立首个海外促进中心。

  2025年1—7月,全省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6.5%、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1%。

  合作对接准。2024年,举办第一届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推进会、中日韩—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智库研讨会;2025年6月30日在北京举办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推进会暨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生态发展推介会,8月27日—29日在泰国曼谷举办2025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大会暨工贸供需对接活动,启动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万帆耘海行动计划(云南);建立云企出海联盟,制定织网行动总体方案,指导数字出海基地谋划组织中资企业赴泰国、新加坡、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等国家分行业差异化精准开展供需对接,目前,组织了数字能源企业赴孟加拉、尼泊尔开展数字能源织网行动。

  整合资源实。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会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赛迪研究院等15家国内高端智库,组建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智库联盟;与上海、江苏、湖北、湖南、安徽等省(市)签订共建数字信息大通道合作协议,汇聚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软通动力、上海临港跨境数科、金山云等一批企业共商共建;打造数字合作人才培训中心,常态化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直播培训班,累计培训近2000人次;依托“彩云博士后计划”,吸引4名南亚东南亚数字领域青年博士到云南博士后站开展工作研究。

  得天时、得地利、得人和,数字信息大通道建设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当然,推动数字合作实现“从0到1”的突破,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机遇的确千载难逢,但这个机遇怎么抓,能否把机遇转化为发展,这样一些问题才刚刚破题。

  固然,我们大家可以乐观地期待,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将随之滚滚而来,但是,这些生产要素的聚集并非自动的、无条件的,无所作为或者不善作为,机遇也会错失。

  发展蓝图已经绘制,超前部署已经就位,不断打破时空限制,推动资源要素快速流动,才能在无形的“数字之网”中抢占未来发展关键节点。心要热,头要冷,加快形成“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奋勇争先”的氛围、态势和导向,写下影响深远的壮丽篇章,千载难逢的机遇,正朝着你我迎面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