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祝贺叶韦明副教授!
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围绕网络站点平台劳动的转型与变革展开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基于社会调查、深度访谈和网络公开资料分析,项目共发表11篇同行评议学术论文,其中数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多学科全文转载索引;项目成果先后获得第三届青年新媒体学术研究“启皓奖”优秀学术奖、第110届美国国家传播学会“Xiao杰出修辞研究奖”。完成《网络站点平台劳动者工作与生活调查报告》,并持续更新英文博客“Chinas Platform Economy”。在人才教育培训方面,指导硕士研究生完成11篇中英文毕业论文,基于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平台社会相关现象。
项目的主要成果发现包括: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作为产业变革和社会变迁的基础,重塑了劳动过程与组织形式,移动支付和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推动了劳动的数字化转型;二是信息环境的变化改变社会大众获取信息和行动决策的方式,平台通过算法管理和商业化逻辑影响内容生产与传播,也促使劳动者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三是网络平台深刻改变了劳动过程的性质与机制,通过算法系统重塑了劳动过程,削弱劳动者自主性,同时劳动者通过多种方式展现主体性和能动性;四是网络站点平台重塑劳动组织形式:平台利用数据优势建立分发和协调系统,通过数据化、选择性和商业化策略,巩固了不公平的劳动关系,并对劳动者的社会再生产产生长远影响。
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数字化的经济时代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有关政策制定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人日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有助于公众了解网络站点平台劳动现象背后的复杂机制及其社会影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是我国现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竞争最激烈、结项难度最大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一般项目以基础性理论问题或专题性应用研究为核心,强调学科视角下的创新性探索,旨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优秀”为该项目评审的最高等级,结项项目中往往有5%-10%获得此鉴别判定的结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