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全域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文章出处:米乐体育app客户端下载 人气:22 发表时间:2025-04-18 03:29:37

  4月16日,蓬安县锦屏镇中坝社区蔬菜种植基地一派忙碌景象。蓬安县冬春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冬春说,该基地的萝卜不仅销往全国20多个省份,还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近年来,蓬安县立足实际,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域推进绿色农业发展,通过加强农业资源节约保育、农资投入与污染治理、绿色低碳产业链打造、科技示范与应用、监管与政策支撑等措施,积极地推进传统农业向高质高效的绿色农业转型。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蓬安以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逐渐完备农业节水措施和激励机制,因地制宜推广抗旱品种,以及渠道防渗、雨水回用等技术,应用喷灌、滴灌、微喷灌等先进节水设施,实现设施节水、农业节水、品种节水、管理节水。

  在蓬安县巨龙镇羊角嘴村集中育秧基地,自动化喷灌技术正成为农业生产中节水增效的“主角”。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我们村尝试集中育秧,这里的秧苗能栽1000余亩稻田。”羊角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喜全说:“整个基地有150余个雾状喷头,每个喷头喷洒半径2.5米,这些喷头能根据秧苗的生长需求精准供水,大幅度的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使用节水喷灌技术后,基地节水超过50%以上。”

  以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载体,蓬安县通过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提升、肥料市场管理和实用技术推广等措施,完善土壤肥料管理体系和土肥水技术示范推广体系,确保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罗家镇24个村共计上万亩耕地正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泥巴寺村的1000余亩属于耕地提质提升改造类别。“改造还没完成,就已经流转出400余亩。不管是业主流转还是村民自种,都能实现两季轮作、全程机械化。”泥巴寺村党支部书记陶丽娟说,相比过去仅种一季水稻,以后通过稻油、稻麦或油玉、麦玉两季轮作,粮食产量将翻倍。

  蓬安县还积极加强农资投入与污染治理。因地制宜逐场逐户制定废弃物和污水处理方案,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拓展秸秆能源化和基料化利用范围,建立和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提升绿色农业发展质效。

  笔者了解到,日前,沿蓬安县嘉陵江的15000亩白萝卜种植基地整体完成了海关出口备案。

  “完成海关出口备案,不仅压减了企业的资源投入及时间成本,还促成本地优质农产品抱团拓展海外市场。”4月16日,正在地里忙碌的黄冬春告诉笔者,海关、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高效监管和优质服务,为蓬安萝卜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悉,为保证中坝萝卜产品质量,中坝社区蔬菜种植基地在播种、施肥、加工等各环节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县农业农村局合作搞试验田,种植美玉9号、美根808等萝卜品种,选育优质萝卜品种。”黄冬春介绍。

  “我们严格把控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严格执行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的生产程序。”黄冬春介绍,中坝萝卜已加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确保新鲜优质的萝卜送到消费者餐桌。

  截至目前,蓬安萝卜种植基地完成海关出口备案的种植业主有23家,预计年总产量超10万吨。蓬安县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中坝萝卜已成为蓬安一张农业名片。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蓬安县积极地推进绿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统筹企业、基地、市场等产业要素,建设区域性绿色农产品基地,打造了睦坝—巨龙、杨家—河舒等六大绿色优质特色农业产业带,辐射带动县域其他乡镇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立足“石孔贡米”“锦橙100”“蓬安萝卜”等传统优势品牌,蓬安还加大新品牌培育力度,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生物有机肥,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加快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依托县级农村电子商务运用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现代农业园区、涉农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展“互联网+”试点示范,并依托电子商务平台,促进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合作,以点带面全方面提升蓬安绿色农业水平和影响力。

  蓬安县将遥感、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巧妙地融入农业生产中,推进科技示范与应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在蓬安县河舒镇小板桥村,初具规模的高标准农田里,绿油油的小麦和油菜一望无际。“这一片全是无人机撒播的,1月份经卫星遥感后,用无人机进行了二次追肥,现在油菜和小麦长势都很好。”小板桥村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去年4月底,全村建成3255亩高标准农田。种植的油菜、小麦,都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推荐的优良品种。

  “眼前这片高标准农田已经贴上了智慧农业的标签。”河舒镇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我们搭建起‘云端+网端+手机客户端’的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可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直接‘对话’。通过专家‘线上+线下’的技术指导,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在蓬安县睦坝镇现代粮油园区,一座智能监测站矗立其中。“该系统是蓬安县整合虫情信息自动监测系统、苗情监测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站以及田间小气候监测站等多个子系统,共同构建起的功能强大的大数据平台。”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通过云平台或手机APP,园区作物生长的详细数据一清二楚。”

  近年来,蓬安县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利用物联网、智能装备、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农业产业的精准作业和智慧化管理。

  ——打造绿色农业信息化平台,充分的利用已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整合田间智能监测站,农产品全程追溯管理及智慧农安监管平台,以及各涉农企业、现代农业园区的物联网等信息化平台,建设蓬安县绿色农业信息化数据中心,促进农业数字化管理、强化农业监测预警、推进农业行业监督管理,全方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开展绿色农业人才培育,以突出培育重点、探索培育模式、创新培育机制、总结培育经验为主线,培育高素质农民。大力引进农业科学技术人才及团队,与高等院校、企业、合作社协同攻关,着力形成蓬安绿色现代农业人才体系。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推广“合格证+追溯”管理,推进检验测试能力建设,指导乡镇(街道)和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稳步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蓬安还将建设15个农业生产‘低空+农业’一体智能监测平台,为43.85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提供虫情监测、墒情分析等服务。”蓬安县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