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聊卫星物联网和卫星互联网

文章出处:米乐体育app客户端下载 人气:22 发表时间:2025-10-16 16:23:41

  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就《关于组织并且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计划通过为期两年的商用试验,推动卫星物联网业务落地。这一政策旨在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起的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那么什么是卫星物联网呢?它究竟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要解决这些疑惑,我们大家可以结合与之相关的卫星网络技术来更好地理解。

  卫星互联网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地球站间通信连接的服务系统,工作范围覆盖距地面300-2000千米的近地轨道。

  而卫星物联网业务是指通过卫星通信技术连接各类物联网设备,为数据采集终端、穿戴设备、手持终端等各类终端,和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提供广域物联网连接的一种低速数据业务。通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建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起的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简单来说,卫星互联网是通过发射到太空中的卫星,而不是地面上的光纤或基站,来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在太空中运行的“空中Wi-Fi”,只不过它的信号覆盖范围是整个地球。

  而卫星互联网和卫星物联网是同一张“天网”服务于不同对象的两种业务形式。前者服务对象为“人”,后者服务对象为“物”,它们都利用低轨卫星进行通信,共同构成了未来“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了对它们的核心关系与区别一目了然,我们准备了如下的一个表格,方便大家有更清晰的认知。

  这样看来,听起来有点专业的卫星物联网,其实可以把它想象成给地球上的各种物体建立一个 “太空微信群” 。而卫星互联网,则能够理解为在太空中搭建的 “宽带网络” ,主要目标是让我们能高速上网、看视频。

  一是建设速度更快,成本可控。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对带宽要求不高,组网规模通常不到一百颗卫星即可全球覆盖,投资回报周期更可控;相比之下,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往往需要动辄成千上万颗卫星的组网规模。

  二是资费成本更低。卫星物联网的通信服务资费明显低于传统卫星通信,预计仅为传统卫星通信的百分之一,大幅度降低了大众使用门槛。

  三是产业需求刚性更强。物流、能源、农业、渔业、应急等行业,迫切地需要低成本、低功耗、广覆盖的通信基础设施。随着物联网向全球纵深发展,传统蜂窝网络在海洋、沙漠、山区等区域覆盖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低轨卫星物联网凭借低时延、广覆盖、灵活组网的特性,成为各个行业弥补地面网络短板的重要手段。

  四是政策和生态的推动。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农业等新基建,卫星物联网与这些产业高度契合,更容易形成产业价值闭环,加速商业化落地。

  卫星物联网的试验和推广,不单单是一项技术的落地,更是中国在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中的重要一步。它将与卫星互联网一起,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起的产业提供坚实支撑。

  卫星ETF(159206)是目前唯一挂钩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的ETF,也是全市场首支且同类顶级规模的卫星ETF,其联接基金A类024194,C类024195。

  注:卫星ETF(159206)成立日期为2025/3/6,早于同种类型的产品,卫星ETF同类指追踪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的所有ETF基金。截至2025/10/10,卫星ETF(159206)基金规模为11.64亿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